唐赛儿是明朝传奇人物,非常传奇,那些正史书籍,不论是《明史》还是《明书》,都认为唐赛儿有法术。
唐赛儿是山东滨州人,女性,容貌出众,粗识文字。明朝永乐年间,那时山东很苦,原因是山东在元末就是战场,到了明朝,朱棣抢皇帝位,山东又沦为战场。随后朱棣迁都,从南京迁到北京,修建帝都,修理大运河,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,山东人民苦不堪言,到了吃草根剥树皮的地步。据说唐赛儿的丈夫就是到官府要粮,结果被官府逼死。就连山东按察使郑辰在唐赛儿起义后也说:“民苦徭役而已。” 这就是唐赛儿起义的背景。
唐赛儿组织的起义军,以白莲教为基础,名为“白莲军”。她自称“佛母”。当时民不聊生,响应的人还真不少,发展到了两三万人。朱棣听闻此事,在朝堂上连骂唐赛儿数句“妖妇”,由于内忧外患,朱棣先是决定招安。唐赛儿为夫报仇,看透朝廷嘴脸,不接受招安,表示要“对抗到底”。
明成祖朱棣恼怒异常,派精兵前往镇压,结果唐赛儿三个月里数次战胜明军,连杀明朝两位名将。后来明朝派出大军包围了起义军,甚至准备用来对付倭寇的部队也调来了,最终消灭了起义军。以上就是事件简要经过。
但是,最终唐赛儿没有被抓到。所有正史,对于唐赛儿的结局,不是“遁去”,就是“逸去”。《明史》的列传中:“赛儿遁去。……贼遂平。而赛儿卒不获。” 朱棣大动干戈调动各地正规军队抓捕唐赛儿,结果却只有三个字“卒不获”,可谓非常丢脸。
明书《罪惟录》说的更为传奇:“......既而捕得之,临刑,刀不能入,不得已桎梏狱中,发卒卫之。未几,伺马忽解脱去,不知所终。”
《明史纪事本末》说的一样:“......既而捕得之,将伏法,怡然不惧。裸而缚之,临刑刃不能入,不能已,复下狱。三木被体,铁钮系足,俄皆自解脱,竟遁去,不知所终。”
说是好不容易将唐赛儿抓到了,唐赛儿神情怡然,一点也不害怕,临刑时刀枪不入,没办法只好又把唐赛儿关在监狱中,谁知唐赛儿有法术,解脱了刑具,竟然逃走了。
不管正史野史,反正能确定,朱棣是没有抓到唐赛儿。朱棣将山东布政使、参议、按察使、按察副使、佥事、郡县等等大小官员,统统以“纵贼为乱不言”的罪名处死,对于唐赛儿却无可奈何。
朱棣怀疑唐赛儿出家了,又抓了万名尼姑道姑拷问,结果还是没找到。其后,朱棣又遣东厂和锦衣卫“精细能吏千人”,深入民间“化装侦察”,在全国各地明察暗访,却依旧劳而无功。
那么,唐赛儿到底去哪里了?难道她真有“法术”?皇帝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她,后来的历史专家也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。
我个人觉得,所谓法术,荒诞不经。如果唐赛儿被抓后又逃走,只有一种情况:得人相助。
我们想象了一下当时情况:唐赛儿是钦犯,是皇帝重点关注的犯人,谁敢放走她呢?只有一种人:那就是官府中白莲教的秘密信徒。只有这样的人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,将唐赛儿藏了起来。当全世界都在找唐赛儿时,她可能藏身于官吏之家,只有“灯下黑”才比较安全,随后又被转移了。
所幸朱棣没有想到这一点,他只是一厢情愿地在民间寻找,自然是找不到。当然,这是我个人推测了。虽然是推测,我还是觉得这是最大可能,甚至是唯一可能。
唐赛儿背影最终消失在历史迷雾之中,没人知道她的下落。而她在忍无可忍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勇气,永远值得敬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