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几道不是凡人,他是宰相之子,少年时是个锦衣玉食、奴仆簇拥的风流贵公子。而且他受到父亲晏殊影响,自幼潜心六艺,爱好文学,本身也极具文采。
可以说,晏几道比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出身还要好,他也比贾宝玉更有才情。晏几道父亲是晏殊,太平宰相,一世殊荣。在文学方面,晏殊是北宋词坛大家,吸收了南唐“花间派”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,开创北宋婉约词风。晏殊的名句有: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”“欲寄彩笺兼尺素,山长水阔知何处?”等等等等,
晏殊47岁时,晏几道出生了。老来得子的晏殊,对这个最小的儿子格外疼爱。而晏几道也确有天份,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。
如果说贾宝玉出生含着玉石,那么晏几道出生就是叼着金锁。出生富贵之家,生活在亭台楼阁之中,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家中奴仆、歌姬成群,晏几道同贾宝玉一样,与女孩交往甚多。在他后来诗词中出现过的就有小莲、小鸿、小蘋、小云等等姑娘。
晏几道《临江仙·梦后楼台高锁》
梦后楼台高锁,酒醒帘幕低垂。去年春恨却来时,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
记得小蘋初见,两重心字罗衣。琵琶弦上说相思,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。
这种回忆描述实在太美了:“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”就像庭院之中亭亭玉立的美人图。最后两句:“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。”更是唤起了多少人的初恋美好回忆。
他最有名的可能是这首《鹧鸪天》
《鹧鸪天·十里楼台倚翠微》
十里楼台倚翠微。百花深处杜鹃啼。殷勤自与行人语,不似流莺取次飞。
惊梦觉,弄晴时。声声只道不如归。天涯岂是无归意,争奈归期未可期。
虽然是思念归乡之作,但是写得团花簇锦,莺歌燕啼,实在太美。
晏几道父亲晏殊身居要职多年,门下弟子众多,范仲淹、王安石、欧阳修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晏殊一手栽培提拔起来的,在朝中的根基十分深厚。然而人走茶凉,后来父亲晏殊去世,家道迅速中落。晏几道本身也当着不大不小的官,并不攀附权贵,他依然吟诗作赋。
后来发生了一件事,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罗织罪名,交付御史台治罪。政敌们从郑侠的家中搜到晏几道的一首词,这些人如获至宝,以讽刺“新政”、反对改革为名,将晏几道逮捕下狱。后来宋神宗释放了晏几道,这件事虽然有惊无险,但是对晏几道是一个不小的打击。
随后又发生了一件事,对晏几道的心理影响较大。知府韩维是晏几道的顶头上司,这个人原本是晏几道父亲的学生,是晏家的一个门客,以前见到晏几道时毕恭毕敬,晏几道对他也印象不错。晏几道见是熟人,就把自己的词作寄给他看,谁知韩维现在判若两人,他板着脸教训说:“你的那些词作我都看了,你才华有余,德行不足,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期望!”一副道学面孔,背后透出小人得志的嘴脸。
可以说,朝中人物,晏几道大多都认识,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变得冷漠,他感觉心灰意冷。对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,他看得很透彻。正因为看透,所以养成了孤傲性格。后来苏东坡想去拜见他,都被拒绝了。
晏几道虽然外表孤傲,其实是很看重感情的人,他的《长相思》是脍炙人口的名篇:
长相思,长相思。若问相思甚了期,除非相见时。
长相思,长相思。欲把相思说似谁,浅情人不知。
而最终,无论是对情感还是对生活,他都看开了:此后锦书休寄,画楼云雨无凭。
古来多被虚名误,宁负虚名身莫负。
劝君频入醉乡来,此是无愁无恨处。
大观元年(1107年),蔡京权势正盛,天下拍马屁者如云。蔡京在重九冬至日,让文人墨客写词祝贺,晏几道作《鹧鸪天》两首,内容只限歌咏太平,而无一语提到蔡京。当时,晏几道已是年迈的老人了,高傲是他最后的尊严,没有谁能夺去。
晏几道最好的朋友是黄庭坚,黄庭坚用“四大痴绝”来概括了晏几道一生,还是比较准确的。黄庭坚说晏几道的四大特点是:做官连连受阻,而不依靠富贵之人;文章自成一体,不肯模仿进士之文;家境贫寒,却面露骄傲之色;多次被人辜负,依然善良待人。
晏几道在文学方面成就很高,他的词集《小山词》,后世论者给予很高评价。诗词方面,晏几道属于婉约派,他的诗词极其优美,堪称工丽。不过晏几道依然难入李清照法眼,李清照评价他只有四个字:“苦无铺叙”。
李清照的意思是,晏几道大部分作品缺少铺垫,过于直接。李清照慧眼如炬,基本上说得没错。有人说是体裁原因,晏几道写得大多数是小令,难以铺叙,这也是客观原因。另外晏几道有的作品也有铺叙。
我个人认为,晏几道的主要缺点,并不是在写作能力方面,而是在写作内容方面。他写“相思”太多太多,对其他方面很少涉及。因为他“孤傲”嘛,不管其他闲事的。这样的狭隘视线,当然比不上杜甫,白居易等诗词名家对社会饱含深切同情的开阔眼光。不过晏几道具有鲜明个性,工于言情,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自成一家,在文坛上肯定占有独特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