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游与唐婉
正是因为相同背景与教育,两人在一起时非常和谐。青春年华,唐婉磨墨,陆游写诗,两人吟诗作对,互相唱和,丽影成双,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,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。
对于这门亲事,陆游非常满意,甚至称得上陶醉。陆游出生于书香之家,从小管教很严。如今遇到有共同语言的美丽唐婉,喜不自胜,心满意足。他暗暗发誓要守护唐婉一辈子,他的眼中只有唐婉,充满爱意。唐婉更是天真活泼,不知避嫌,她跟着陆游写诗,陪着陆游会见文友,只愿夫唱妇随白头偕老。
惊变
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最为复杂,特别是在古代大家庭情况下,数代同堂,婆媳之间更是容易出现矛盾。可能是他们夫妻关系太好了,陆游母亲非常看不惯唐婉,见不得他们之间琴瑟和鸣的样子。陆母认为是唐婉耽误了儿子的前程,与自己相克,最终直接逼迫陆游休弃唐氏。这对于陆游与唐婉来说,无疑是晴天霹雳。
陆游母亲的理由实在是太牵强,家庭和谐才能用功读书,难道非要鸡飞狗跳才能博得功名?至于什么相克,更是无稽之谈。媳妇与儿子关系很好,对于她来说,就是相克。虽然陆母没有什么正经道理,然而封建礼教害死人啊,古代要遵从三从四德,还要遵从长辈意见,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,无论对或不对。这方面,唐婉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。
封建礼教是缺乏人性的。就拿皇帝来说,他们都难逃约束。例如历史上有些“小太子”,由于自己的母亲是侧房,所以从小就不得不看着自己的亲生母亲被主母打骂欺辱,甚至亲生母亲被策划害死,“小太子”们也敢怒不敢言,还被迫天天要向主母请安问好。封建礼教害死人,这样的事,他们有太深体会与难言悲痛。并非偶然,孔德懋在《孔府内宅轶事》中也提到过类似情况。
陆游是什么样的人?他一生都是少年,他胸怀天下,激情热忱,写尽家国天下事。
然而,爱情需要的是男人,是敢于担当的男子汉,是坚持主张的大丈夫。陆游无法做到,他不敢反抗,只有东躲西藏,将唐婉藏到别处。陆母发现之后,大发雷霆,陆游只有含着眼泪,被迫与唐婉离婚。夫妻痛哭分手。这真是忽然一阵无情棒,打得鸳鸯各一方。
唐婉离去
再嫁
唐家也是官宦大家族,不是好惹的,莫名其妙受此羞辱,岂能善罢甘休?虽然在封建制度约束下,无法在离婚事件上说些什么,不过恨恨不平的唐婉父亲决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争回脸面。安慰独生女儿之后,唐婉父亲把唐婉嫁给了皇族宗亲赵士程,赵士程家庭条件远远好于陆家。在唐婉父亲心中,这也算是给了陆家一巴掌。
赵士程是新安郡王赵仲湜之子,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五世孙,是个正宗的皇家后裔,赵家算是贵族家庭。赵士程与陆游是文友,他以前到陆游家做客时认识了唐婉。赵士程很喜欢唐婉,以前没有非分之想,现在唐婉离婚了,他就顶着闲言碎语,家族压力,将唐婉娶回了家。赵士程对待唐婉应该说是很好的,唐婉去世后,按他的条件,再找个美女不难,但是他终生未再续娶。
唐婉嫁到赵家之后,赵家门第高贵,无论从哪方面来说,陆游也见不到唐婉,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。陆游只能在家中,拿着唐婉曾经用过的小物件悄悄落泪。
偶遇
按照母命,陆游重新找了个“贤良”夫人,收拾起满腔的幽怨,参加科举考试。陆游本身是个大才子,所以科举考试对于他来说,不算非常困难。他以扎实的学识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,被荐为魁首。我并不认为这是陆母的“功劳”,如果唐婉在身边,他也一样能博得功名。陆游的才气是遮挡不住的,这来源于他父亲为他带来环境与教育,锋芒毕露是迟早问题。
所谓天妒英才,陆游的才华,遭到当朝宰相秦桧的忌恨。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,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,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,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。官场黑暗,宰相忌恨,仕途自然是前途渺茫。陆游回到家乡,十年时光转瞬即过,这时是仕途无望,爱情飘散,自然心情低落。
沈园
家乡风景依旧,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。三十一岁的陆游,心情低落,倍感凄凉。这时春天已至,百花绽放。为了排遣心中烦闷,陆游独自一人到沈园去逛逛。眼前是十里楼台倚翠微,百花深处杜鹃啼,他的心情却是百无聊赖郁郁寡欢。
正在园林幽径随意漫步时,忽然小路那头闪出熟悉的身影,唐婉与赵士程夫妻二人忽然出现了。一刹那间,陆游与唐婉目光对视到一起。陆游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,唐婉也是百感交集。两人根本无法说话,几乎愣在原地。倒是赵士程比较理智,连忙上前与陆游打招呼,陆游这才清醒过来,赶紧还礼。
赵士程是个好人,为人宽厚,他知道陆游的心情,正好带着食盒酒水,于是夫妻二人就请陆游在凉亭中坐下喝上几杯,唐婉倒酒,聊表抚慰。陆游低头看见了唐婉的手,这就是诗词中“红酥手,黄滕酒”的由来。几个人都心情复杂,这种事谁都无法多说什么,问了问近况,寒暄几句,共饮几杯,随后赵士程就带着唐婉告辞离去了。
钗头凤
目睹唐婉背影消失在园林幽径转弯之处,陆游想死的心都有了,看到朝思暮想的唐婉出现在眼前,看到自己的一生所爱已是他人之妇,心中的痛苦悲哀难以言表。陆游没有离开,想到那些欢乐趣,离别苦,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,借着酒意与满腔愤懑,他在沈园写下了著名的《钗头凤·红酥手》,信笔题于园壁之上,情感非常强烈:
《钗头凤·红酥手 》
红酥手,黄滕酒。满城春色宫墙柳;
东风恶,欢情薄,一怀愁绪,几年离索,错!错!错!
春如旧,人空瘦。泪痕红浥鲛绡透;
桃花落,闲池阁,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,莫!莫!莫!
在这首词中,陆游没有模棱两可,没有唯母命是从,他的态度非常鲜明。用“错!错!错!”和“莫!莫!莫!”这种强烈语气,对休妻经历明确表达否定态度,而且是公开表达悔恨心理,证明内心岩浆沸腾,如同火山爆发,已经不顾一切。从文学角度来说,也是力透纸背,即使已经过去八百年,读者也一样能感受到他当时的沉痛。
陆游回到家乡后没有多久,传来了大快人心事,秦桧病死了。朝中重新召用陆游,陆游奉命出任宁德县立簿。有了这次游园经历,陆游也成熟了许多。他带着内心沉重,悄然离去。
绝笔
第二年春天,唐婉带着丫鬟再次来到沈园,这时她已经身患重病。唐婉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单纯女子,自从当初嫁给陆游后,她想的就是鸳鸯相伴白头到老。后来所有经历都是被命运裹挟,自己完全无法左右。赵士程是个好人,但对于唐婉来说,曾经沧海难为水,她又怎能忘得了最初的誓言。在社会伦理约束之下,她还不得不遵从违心的巨大转变,处处扮演好赵家太太角色,只是谁能控制自己的内心?她就像一朵梨花,风吹雨打之下,已经摇摇欲坠。
走进园林深处,陆游的题词就在园区墙壁上,非常醒目。唐婉熟悉他的笔迹他的文风。一见之下就被吸引住了,默咏一遍,未等开口,唐婉已是热泪盈眶。她的贴身丫鬟非常懂事,赶紧扶她坐下,递上手帕。唐婉随后又默默读了几遍,每一字每一句她都能理解,直到这首词刻在了心中,她才在丫鬟搀扶之下准备离去。
需要说明的是,陆游这首词对于唐婉来说意义重大。虽然她是被迫离家,但是世间闲言碎语,夹带冷眼冷箭让人心寒。例如有的说她不育,有的说她狐媚,有的说她克夫,总之说什么的都有。陆游作为事件主人公,在这首词中,对休妻经历明确表达否定态度,当然也就间接证明了唐婉的清白。加上词语中一片真情,所以对唐婉内心触动极大。
走了几步,唐婉忽然甩开丫鬟,自己走了回来。她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吩咐丫鬟拿来笔墨。随后思如泉涌,毫不停息,和了一首《钗头凤·世情薄》:
《钗头凤·世情薄》
世情薄,人情恶,雨送黄昏花易落。
晓风干,泪痕残。欲笺心事,独语斜阑。难,难,难!
人成各,今非昨,病魂常似秋千索。角声寒,夜阑珊。怕人寻问,咽泪装欢。瞒,瞒,瞒!
白话文就是:世间情事太薄,人间心事太恶。好似雨打黄昏花儿易掉落。晨风吹干泪珠,泪痕还留在脸上。想倾诉我满腔心事,却只能斜靠着斜栏自言自语。难、难、难!
你我各分东西,现在已不是从前。我愁苦的心境常似动荡不宁的秋千。号角听起来也凄冷,长夜就要过去了。怕人询问,只有忍住泪水装成高兴的样子。只有瞒、瞒、瞒!
钗头凤·世情薄
唐婉在这首词中敞开心怀,说自己只是强颜欢笑而已,生活中是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如今疾病缠身,风前残烛,也不想再装了。人生真难啊!她用“难,难,难”与“瞒,瞒,瞒”总结了后来的全部心情。
写完这首词,唐婉离去了,她的背影依然纤弱,却轻快许多,她不再需要丫鬟搀扶,就像病好了一样。
唐婉离园
唐婉回去后,几乎茶饭不思。这年秋天,郁郁而终。年仅28岁(1128-1156)。她应该在临死前,看见了陆游年轻的笑脸。
后续
这时陆游已经调入京师,他依然是少年意气,正在到处给皇帝提意见。旁边文书提醒他小心慎言,他满不在乎一笑,站起来,拿着笔继续欣赏自己的进言书。忽然,他心中一动,一滴墨水落到宣纸上,渐渐湮散开来,陆游凝望着这点墨迹,心中若有所思,抬头看院中,眼前一片花瓣飘摇落下......
陆游与唐婉,虽然没能在一起,却是一生一世的感情。一直到陆游七十五岁时,他依然思念着唐婉,那时重游沈园,又写下两首怀念唐婉诗作。
陆游《沈园二首》
其一
城上斜阳画角哀,沈园非复旧池台。
伤心桥下春波绿,曾是惊鸿照影来。
其二
梦断香消四十年,沈园柳老不吹绵。
此身行作稽山土,犹吊遗踪一泫然。
年迈的陆游说:“沈园的小桥流水下,曾经出现过唐婉身影啊,即使已经过去四十余年了,依然让我潸然泪下”。这时的陆游早已白发苍苍,对于世间之事还有什么看不开的?可是唐婉依然是他心底最深的痛,他依然会触景伤情老泪纵横。
新婚之时,旖旎风情,唐婉银铃般的笑声,永远留在了陆游的心中。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虽然这是一出悲剧,感染力却很强大,带给世人的深思也非常凝重。陆游与唐婉的故事给世人带来许多感叹:要珍惜姻缘,真情可贵,感情的事要遵从自己意愿,封建礼教害死人等等......
赵士程在唐婉去世后,没有再娶。在将唐婉安葬之后,他心无羁绊,为收复失地,奔赴战场,最终马革裹尸。其实,他比陆游更有男子汉气概。原因是为情为国,他都更敢于承担。
小结
这个故事为什么值得一写?因为至今这个世界上依然有太多后悔。那些呓语飘荡在深夜里,酒桌上,梦醒时,你我都曾经历或听闻。情感之路往往会遇到两难选择,无论多么痛苦都必须做出抉择,这是爱神或月老的考验,实际上有太多人无法闯过。
陆游是可以被原谅、应该被同情的,因为他所处时代,有绝对强大的封建势力,确实是迫不得已。而如今的那些终身遗憾,往往更多是个人性格懦弱原因,或者是当时不知道什么最重要,缺乏深度思考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”。
我们经常说“不负青春不负韶华”,除了事业拼搏努力上进,情感方面“不负春光不负卿”也很重要。从所有和谐家庭看,这两样加在一起就是人生幸福的基础。人生在世,还是一定要把握真情。否则不但自己遗憾,往往还害了对方,最终成了内心里永远的债。
陆游与唐婉的诗词,至今还在沈园墙壁上,一直在无声地提醒着所有游客。我不认为这是爱情圣地。毕竟,陆游并没有做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