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年记事 - 对老师们的印象
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2-05-20 01:11:53
童年记事:母亲是老师,那时老师要上山下乡,所以我从1岁开始就住在乡镇学校。从能记事的3-4岁开始就天天喊左右隔壁老师,5-6岁就知道各个老师的来龙去脉。初中换到了城市重点中学,还是住在学校里的教师宿舍,天天上楼下楼,喊老师喊个不停。所有老师对我都不错,笑嘻嘻的很亲切。每次遇到,与我母亲打过招呼后,都要和我再打一次招呼。
童年时,母亲去上课,就把我放在学校图书馆。那时中学图书馆不对学生开放,只供老师们查找教学资料,一般里面没人。只有个戴眼镜的李老师,岁数比较大了。我在图书馆里间找书看,因为年纪太小,很多字不认识,但完全不妨碍我的阅读,囫囵吞枣之下,不久就明白了那些字词的含义。我很小就知道了汉字象形文字的伟大,那些生字生词就像图画一样形象立体。我“认识”的字远远超过同龄人,只是也带来了负面影响,因为想当然读音,读错字很多,一直到高中,才渐渐消除影响。看书很安静,有几回李老师都忘记我在里面了。直到我母亲来接我,才恍然之间想起。所以他一直在向我母亲表扬我学习认真,其实我只是天马行空,在看故事而已。
至今,我还记得静谧的下午,阳光照着图书馆一排大窗户上,蝴蝶飞舞着翅膀,无声地落在窗外枝桠上。而很小的我,头也不抬坐在书堆里,思绪早就随着书本飘到了往年他乡。
我虽然生活在“老师堆”里,事实上却缺乏管教,包括上课时老师也不怎么管我,初高中六年唯一一次被班主任罚站,在走廊还没待上一分钟,就被学校教导主任看到送回教室了。班主任对我其实也不错,将给他买香烟的“重任”托付给我,一没香烟了就递钱喊我去买。大概是喊其他同学,名义上有点不顺吧,喊我是理所应当的,反正都是教师楼的邻居。在这样的环境成长,我对“教师”这个职业当然是有感情的。只是无人管教也不好,养成了自由散漫性格,那是我自己不争气了。
在我看来,那时的教师,不过是一群“寒士”,生活上拮据,要顾着家里老老小小;行为上检点,要保留为师者尊严;穿着上朴素,也要有知识分子脸面......只是当学生们拿着书本过来提问时,老师们就会立刻散发出全神贯注的光辉,这是照亮别人的光芒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,那些老师培养的学生现在已飘满天涯海角了吧。
随手而记,不成文章。只是不愿记忆泯没,我深深怀念童年时光,那些左邻右舍老师们笑脸至今依然浮现。
如果要问我对老师的看法,我觉得,教师是很重要的职业,科学家,建筑师,医护人员,法官...等等等等多数群体,都源自于教师的培养。可见教师职业的重要性。同时也应该看到,不合格的老师会耽误学生,而且是年年耽误,有的学生或许人生轨迹就此改变了,所以既要提高老师待遇,又要大浪淘沙。这应该是客观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,是真正的尊师重教。
前一篇:隶书字体的来源以及名称的含义
下一篇:真正读懂荆轲的悲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