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产介绍
内联升,创建于1853年(清咸丰三年),“内”指大内即宫廷,“联升”示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,可以在朝廷官运亨通,连升三级。创始人赵廷精通制鞋技术,筹集资金1万两白银,办起了一家鞋店,取名内联升。早期内联升专为朝廷王公大臣制做朝靴,以做工细、选料考究闻名遐迩。
“内联升”这三个字既是个字号,同时又是一个品牌。内联升的产品百年不衰的原因靠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。早年间的《履中备载》,专门对来店做鞋的文武官员的靴鞋尺寸、式样等逐一登记,如再次买鞋,只要派人告知,便可根据资料按要求迅速做好送去。此举也为下级官员晋见朝官送礼提供了方便。一本详录京城王公贵族制鞋尺寸、爱好式样的《履中备载》由此而生,内联升也扬名京都,蜚声中外,《履中备载》也成为记录当时历史的一笔宝贵资料。
内联升一直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制作技艺,精选纯棉、纯麻、纯毛礼服呢等天然材料,制作工艺严格、工艺独特、做工精细、技艺高深、难度大、耗时长,制作一双鞋往往要花上四五天的工夫。内联升纳制布鞋鞋底,讲究“麻绳粗、针眼细、刹手紧”,每平方寸要纳九九八十一针,一双普通千层底布鞋要纳制2100多针。制作一双完整的布鞋需要经过90余道工序才能完成。每道工序都有明确严格、一丝不苟的要求,讲究尺寸、手法、力度和细致,要求干净、利落、准确,严格明确的工序要求甚至深入到了工人每个动作中,是名副其实的“工精料实”。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非常有特色,具有吸汗、养脚、透气等功效,产品生产过程中绿色、环保,是纯天然的手工布鞋。
内联升在秉承“用料讲究、做工精细”的一贯作法的同时,由生产宫廷鞋转而生产传统千层底布鞋,但服务对象依然为上层社会及各界名流。毛泽东、周恩来、邓小平、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知名人士都曾选购、穿用内联升布鞋,并成为了内联升的忠实主顾。
内联升历史文化悠久、服务高端、驰名海内外,不断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。2006年国家商务部重新认定“中华老字号”,内联升列入首批名单;同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“中国布鞋第一家”称号,2007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内联升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,2008年“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”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11年成为首批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”。
特产产品
北京内联升去哪里买?哪款比较好?建议阅读内联升当前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实时分析: